城门口有兵士把守,李儒沛这样的乞丐和流浪儿,不是那么容易进入县城的。

    半个月的磨砺和成熟的心智,他早就知道怎么应付了。

    站在路边,稍稍等候,看见一位脸色和善的老农迎面而来,李儒沛走上前去。

    “这位老丈,某想到城里去看看,恳请老丈行个方便。”

    老农一楞,仔细瞧了瞧李儒沛,有些局促的开口了。

    “成,小郎君跟着某,某带你进城。”

    进城后,老农什么也没说,带着李儒沛,七弯八拐的来到了一家名为柳氏客栈的地方,径直将李儒沛交给客栈的掌柜,掌柜问都没有问,就给李儒沛安排了一个小客房,叮嘱了伙计,好好的照顾一下。

    在这个过程中,掌柜没有询问住宿费用的事宜,也没有找老农要铜板。

    李儒沛很奇怪,乞丐、流浪儿住店,掌柜问都不问,也没有说到住宿的费用,太奇怪了,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,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天上不会掉馅饼,就算是千年之后的福利院,也要问清楚来龙去脉,才有可能收留流浪儿的。

    李儒沛没有那么单纯,成熟的心理,让他看任何的事情,都是非常实际的,生逢乱世,人生地不熟,没有人会可怜自己,一个不小心,被谁给算计了可就冤了。

    流浪的那段时间,李儒沛感受到了人与人的蛮横和冷漠,兵荒马乱的年代,到处都是土匪,这些土匪打家劫舍,杀人不眨眼,百姓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,不敢也无法善良,自己这种的流浪儿,若是遭遇土匪,要么被吸纳,要么被杀掉,能够活着四处流浪,甚至来到县城,就算是命大了。

    既然是乱世,做事情就没有那么多的规矩,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好心人,人们的心都因为战火和贫穷麻木了,乡下的老农和阿婆,可能还会偶尔帮助一下可怜的流浪儿,但那样的帮助有限,在县城里面,好心人可不常见,烂好人活不下去,没有利益的事情,傻子才会做。

    客栈的伙计很快打来了热水,李儒沛趁机开口了。

    “多谢郎君,某没有钱,住不起店。”

    客栈的伙计用奇怪的眼光看了看李儒沛。

    “小郎君,柳氏客栈是做善事的,帮助无家可归的流浪人,你就安心歇息吧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谢谢掌柜的了。”

    伙计出去后,李儒沛迅速印证了自身的判断,这个活计一脸的横肉,眼神里面透露出来了凶残,却又极力的掩饰,伙计的眼睛一直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包裹,间或透露出来贪婪的神情,兵荒马乱的时代,谁会想着无缘无故的做善事,图的回报是什么,可见这个所谓做善事的柳氏客栈,有着太多见不得人的秘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