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9章蔡南工业区
七月初三。
水患发生距今已有五十余日,分散在蔡州、真阳、平溪等县的灾民营地,高峰时期曾收容过总数四、五万的灾民。
这么大的人口规模,简直是一个个见一点火星就会爆炸的火药桶。
还好在四海商行、蔡州府衙的倾力支持下,能顾住饥饱的灾民总算平稳度过最初那段日子。
如今大水早已退去,众多灾民中有四五千人被蔡州留守司征募,待在蔡州城南校场整训。
征募之人全是青壮,青壮是不稳定因素的主力,把他们征召入伍,让他们有口饭吃,有饷银给妻儿使,等于稳定了数千个家庭。
这套釜底抽薪的法子,丁未前大周常用。
如今大齐没有财力支撑这种做法,府衙和留守司联手施行此法,算是安定地方的重要举措,旁人也说不出什么。
六月,蔡州灾民按户领了些救济口粮后,陆续返回家乡,修葺房屋,重建家园。
可营地却没有空下来,只因东部府县流寇四起,大批大批的灾民涌入蔡州。
营地再次用来安置外乡灾民。
稍稍稳定后,猫儿让人从外地灾民中挑出青壮组织了数支工程队,提供吃食、工钱,专门去蔡州受灾各县清淤河道、修整道路,以配合本地灾民的重建。
猫儿写信告诉陈初时,陈初在回信中夸娘子聪慧,说这是‘以工代赈’。
当初她一句,营地一日不空,我一日不回.果真说到做到。
五十多日,除了偶尔跑去别处营地巡视,几乎没离开过真阳。
有安人在,大伙才放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