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问题,顾旭思索良久。身为一名穿越者,他脑中储存着无数前世界的杰出诗词。他原以为,只要随意用“惊鸿笔”抄录一两句诗,便能即刻唤出对应的景象,释放出无比强大的力量。正如当初在陆氏废墟中施展的“寂灭无痕”,只需写下“千峰无鸟鸣,万径无人迹”,便能幻化出一片皑皑雪景,抹去敌人身上所有的超凡特质——如修士的真元、法宝的特性、邪物的魔力等。

    然而,此后他抄录了诸多前世诗词,但这“惊鸿笔”始终毫无反应,仿佛沦为一支寻常毛笔。直至今日,当他目睹时小寒身着黑衣,毅然步入“砺志室”,脑海中不期然浮现出宋代词人贺铸所作的《青玉案》。词中描绘的佳人于暮春时节翩然离去,“凌波微步,罗袜生尘”,唯春知晓其归处。

    顾旭此刻忆起这首词,并非因怀思佳人而不得见的闲愁。他只是觉得,词中弥漫的怅然之情,恰与他此刻心境相契合。犹如连绵春雨,犹如沂水废墟中随风飘荡的柳絮。就在这一瞬,他隐约领悟了使用“惊鸿笔”的关键——在于真实情感,源于内心深处。

    因此,简单复制的诗句,难以发挥作用。也难怪陆家先祖能在不修咒法、不习武艺的情况下,仅凭诗画悟道,终至羽化登仙。原来在他们心中,创作诗画的过程,便是领悟天地之道、探寻自我本心的过程。“惊鸿笔”曾为陆家先祖的本命法宝,自然继承了陆家先祖的悟道之道。

    于是,在这寒冷冬季,顾旭坐在藏书阁窗边,凝视窗外空旷萧索的庭院,用“惊鸿笔”创造出它的第二种秘术——“柳絮满城”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寒风呼啸,雪花纷飞。时光飞逝,自时小寒进入“砺志室”闭关,已过去十余日。顾旭即将离开沂水废墟,前往崂山遗迹的日子临近,她仍未走出那密室。而顾旭的生活依然如故,吃饭、修炼、执行任务。废土猎手的生活总是如此,平淡、单调且乏味。直至腊月十五,“论道之境”再次开启,他的生活才泛起新的涟漪。

    顾旭坐在简陋的竹榻上,手持“神机令”,再度踏上悬浮于无尽黑暗中的擂台。这一次,他的对手名为“鲲”。顾旭当然记得,“鲲”是楚凤歌的代号。尤其对方甫一登场,便昂首挺胸吟诵诗号,无疑证实了他的身份。

    只见楚凤歌背手而立,激昂吟道:“我有斩敌剑,锋芒耀白虹。谈笑间敌灭,寒光裂穹苍。”

    “楚凤歌那家伙不是第四境猎手吗?按理说,‘论道之境’是同境猎手间的较量,我为何会与他相遇?”顾旭对此颇感困惑,“难道这‘论道之境’也允许高手开小号欺负人?”

    对面的楚凤歌很快给出了解答:“如今‘神机营’中的第四境猎手实在稀少,我等了许久都配对不到对手,只好被要求降低境界,与你这位第二境猎手较量。”

    听罢此言,顾旭点头认可,认为这样的安排颇为合理。毕竟大齐遗民创立“论道之境”的初衷,乃是为了帮助“神机营”预备猎手提升实战能力。在连续击败“麒麟”、“毕方”、“青鸾”三人后,顾旭觉得“论道之境”中恐怕已无能与自己一较高下的同境猎手。继续欺凌弱者,对提升自身战斗实力并无助益。不如提前挑战楚凤歌这样的高境猎手。

    “倒真是巧遇,楚大人。”得知真相后,顾旭笑着调侃,“还有,楚大人,依在下之见,您这回的诗号,似乎逊色于上次啊!”

    在发起攻击前先动摇对手心神,这是顾旭从“麒麟”那里学到的战术。“麒麟”口中那甜腻酥软的“好哥哥”,对一般人而言,其杀伤力不亚于精神类秘术。而对于楚凤歌而言,最具杀伤力的话语之一,无疑是对其新诗号的调侃。

    果然,顾旭话音刚落,楚凤歌立刻提高了声调,愤然反驳:“还不是因为我的那帮属下太废物!要是他们有你……不,有陆家小姐一半的才情,我何愁没有好诗号?”

    “那是否需要下官赠您一句?”顾旭含笑提议,“比如‘秋霜裁玉剑,落日缀珠袍’——”

    “住口!别说了!”楚凤歌厉声打断他。若任由顾旭继续下去,楚凤歌担心自己会禁不住诱惑,放下身段恳求顾旭为自己撰写新诗号。他楚凤歌可是立志成为废土第一人的男人,怎能做出如此自贬身价之事?

    此番较量,顾旭决定以符箓之术应战。虽然他无法将“惊鸿笔”带入“论道之境”,但他计划通过符箓之术模拟“柳絮满城”的意境。他已明白,“惊鸿笔”不仅是一柄用于战斗的武器,更是助他领悟大道、叩问本心的法器。尽管他如今只是第二境猎手,但借助“惊鸿笔”,已能朦胧感知到一丝“道”的气息。